铜仁学院: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对于升本时间较短、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铜仁学院而言,正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应用转型发展之路。近年来,铜仁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扎实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辟出了一条应用转型的独特“蹊径”。2019年,学校受邀在第六届产教融合国际论坛上做案例分享报告,并接受了凤凰教育传媒记者的专访,在国家层面发出了贵州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发展声音。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应用转型 ——铜仁学院实施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项目现场
一、“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铜仁学院是2006年在原铜仁师专基础上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学校办学定位欠清晰,与地方经济社会“井水不犯河水”,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止步不前。2013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应用转型的倡导,确定了“应用型高校”办学类型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将“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连通,学校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位特殊教育专业博士教师的“引水灌田”历程
(一)成立机构,规范制度,为“引水灌田”做好保障
2016年,学校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在各二级学院设立社会服务科,并出台《社会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铜仁学院的社会服务是“派出师生,以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委托、技术指导、进驻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支教等形式,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其目的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要求教师在组建团队实施社会服务项目时,须有3名以上的学生参与,且同一教师一年主持多个项目时,学生重复参与率(每两个项目之间的相同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在40%以下。从机制上将“社会服务之水”引向了“人才培养之田”。
(二)紧扣目标,创新模式,为“引水灌田”找契入点
学校建构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学习+项目课程”的“山”字形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这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学分,这就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人才培养之田”找到了“社会服务之水”浇灌的契入点(图3)。
(三)注重细节,开发资源,将“引水灌田”落到实处
1.项目争取: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基层、农村,无论是科技研发,还是决策咨询,校园外的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校外需求和校内团队如何才能“对上眼”?这就需要师生团队主动走出“象牙塔”,获取项目信息、评估技术实力、撰写可行报告、洽谈合作事宜等。这些工作内容,恰恰是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没有涉及到、而学生在毕业后的职场中经常遇见的。
2.项目实施:“项目课程”指导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团队意识、纪律遵守、吃苦耐劳、通力合作、安全规范等方面的要求,然后再结合从专业相关课程中重构的知识模块,讲授完成项目所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然后开展“真题真做”的现场教学。
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当遇到困难或问题不能用平常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解决时,会倒逼他们通过主动请教、查询资料、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式解决,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当发现教材上的某些知识或方法已经过时,可以用更加高效率的方法高质量完成任务时,他们会深入思考,反复推敲,并主动向指导老师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要求老师组织论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项目验收:任务完成后,主持人带领团队按照合同书要求,逐条梳理指标任务,对照完成情况并整理支撑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接受项目委托方的验收,验收完毕,证明项目任务完成。
作为项目团队中的一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争取、实施和验收全过程,对项目工作的系统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有了真切的体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扎实,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机制,分类管理”,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提升
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到高校就业,对所学专业领域的系统性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对“地方”了解甚少,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如何让教师走出“象牙塔”,主动通过服务地方,了解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华丽转身”,是一个值得研究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铜仁学院来说,传统的“企业、基层锻炼”方式仅靠“锻炼时间”多少来评价队伍建设成效,实际收效甚微。但是,简单“要求”或“安排”教师走出校园,主动带领团队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性很难调动。
(一)深入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为队伍打造的路径创新提供依据
当前,大多数高校从“双证书”“双职称”等外部资格上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认定,通过鼓励“到企业、基层锻炼”“考行业资格证书”等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种做法并没有达到应用型高校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与要求。鉴于此,铜仁学院深入研究“双师型”教师内涵,认“双证书”“双职称”,但不唯“双证书”“双职称”,通过建立机制,引导教师走进社会,在完成社会服务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双师”的能力。
(二)创新考核机制,教师在服务各行各业的需求中实现价值提升
学校出台有《教师岗位专业职责分类管理办法》,设立了教学为主、科研为主、社会服务为主、管理为主四个考核类型。在《社会服务管理办法》中,既鼓励教师以挂(兼)职,进驻政府、行业企业,支教等形式开展服务工作,也鼓励以科研、技术、人才、文化等形式,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并结合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有“到县级及以下单位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时间要求,用“系数”将社会服务积分换算为社会服务时间,并以“同分同值”原则打通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业绩的积分互换通道。近三年,学校完成社会服务项目接近1000个,到账经费超过6500万元,项目任务涉及农业、林业、环保、旅游、大数据、教育、法律、交通、规划、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教师在服务各行各业的需求中实现价值提升。
(三)知识价值为导向,师生在服务过程中上获得了“红利”,收获了激励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构建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和收入增长机制,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铜仁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项目经费管理和分配制度,老师们在完成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不但提升了水平,强化了技能,培养了人才,而且还用学术和汗水换取了“红利”,收获了激励。
一位基础教育服务团队负责教师的暑期朋友圈
三、撰写案例,做“搬运工”,将“桶装水”引入课堂,服务教学内容更新
为了进一步挖掘“社会服务之水”的育人价值,做到“细水长流”,学校要求项目团队做“搬运工”,将好资源包装成“桶装水”放进专业教学资源库,方便授课教师搬进课堂,让没有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师生间接享受“社会服务之水”。从2017年至今,《依托梵净 服务发展——铜仁学院社会服务经典案例》已公开出版三辑,共收录各式案例106个,涉及项目经费1427万元。仅这106个项目,就有31个专业的967人次教师和1742人次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图7)。
公开出版的社会服务经典案例汇编(共三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铜仁学院通过构建“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职能融合模式,源源不断地从地方经济社会中引入人才培养资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双提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出了应用转型的新路径。
● 铜仁学院9项成果获省级优秀成果奖,《铜仁日报》整版刊登点赞
作者:罗静等(发展规划处)
编辑:张朝飞
审核:叶丹
整理:明德网络文化工作室